他就是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管理人员,每个月都按时缴纳了住房公积金,居然自己买的房子用的还是商业贷款!“现在只能是把住房公积金取出来按商业贷款的利率还房贷,利息要比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多花好多万!”“没办法,那个楼盘不接受住房公积金按揭,要买人家的房子就只能用商贷。”这是记者与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某负责人的对话实录,恐怕也是对目前成都房贷现状最有意思的“调侃”。
兜里揣着住房公积金,按揭却只能办理商业贷款,蹊跷!买房子能不能用住房公积金还贷,一切都是开发商说了算。要买人家的房子,开发商是不接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你就只能忍气吞声地多出利息。选择权不在购房者这一方,只能被动接受,确实无奈!
数据作证:成都近七成楼盘不要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贷款本来是国家为缓解老百姓购房压力而给出的一种福利政策,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卖房子的开发商直接对住房公积金说“不”——明确表示不接受住房公积金按揭贷款的楼盘越来越多。开发商大范围拒绝公积金按揭,让这项惠民政策的意义也就越来越小了。
“壹号公馆”不接受住房公积金贷款、“78号观邸”也不接受公积金贷款、“神仙树大院”同样不接受、“康品”、“金色港湾”、“浅水半岛”……不管是市内的顶级、价格高一些的楼盘还是满足普通大众需求的价格相对低一些的楼盘,他们对住房公积金的“拒绝”都表现得很直接。
“不好意思,我们楼盘不接受住房公积金,如果要办理按揭,只能用商业贷款。”尽管所有的售楼小姐用的都是温柔而耐心的婉言谢绝,但住房公积金终究还是被“拒绝”了。再怎么委婉,表达的都是“本楼盘恕不接受公积金按揭”这层意思,现在的楼盘就有这么“牛”。
“西锦国际”、“天空城”、“万科金域蓝湾”……这些楼盘说得要含糊一些:“想用公积金办理房贷按揭的客户的确不少,目前我们正在跟银行协商。”“现在还不能确定,具体情况要到开盘才知道。”或许是因为项目还没有开盘,能不能办公积金贷款的确还是个未知数,看起来似乎是有回旋的余地,但是真正到开盘的时候,能办下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楼盘又有多少呢?看了下面这组数据,你就不一定有信心了。
截至6月,成都市2007年新开楼盘不少于200个,但记者从成都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的信息是:新开楼盘中办理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按揭的不足70个,这个数据还不及新开楼盘总数的1/3。也就是说,成都的楼市,绝大多数楼盘办不了住房公积金按揭,要贷款买房,老百姓能用的只能是商业贷款。
开发商说出“万条理由”
显然用住房公积金还贷,对于老百姓来说是省钱之举,有优惠政策,老百姓想让希望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开发商却始终不乐意接受,原因是什么呢?
“公积金贷款手续复杂、放款速度慢、受政策的限制多”……开发商们普遍这样认为。
“只有封顶的楼盘才具有办理住房公积金按揭贷款的资格,而楼盘的预售往往是在封顶之前就开始了。”“78号观邸”的售楼小姐这样说。
“住房公积金贷款对楼盘封顶以后才能发放规定得比较死,而商业贷款是没有这个限制的。”“浅水半岛”的售楼小姐对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相关规定颇有微言。
“我们了解的情况是使用公积金贷款的客户并不多,由于办理手续比商业贷款复杂,周期相对要长一些,增加了运作成本,有些银行业不愿意接受。”“金色港湾”工作人员似乎点到了住房公积金的“死穴”———因为其贷款手续复杂、拖的时间长而导致开发商的运作成本
增加,开发商当然不乐意。
“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规定,要在房子封顶后才能办理按揭。现在的房子动不动就是二、三十层,封顶后才能按揭的规定会使得开发商在建房的过程中增加很多的风险投入、开发商要想尽快收回资金,都不大愿意办理这种业务。”“康品”售楼小姐说。
还有楼盘售楼部工作人员说出了住房公积金“不受欢迎”的原因:“公积金贷款上限太低,放款慢。”
……
当然,我们还可以看到就算是接受住房公积金还房贷,不少楼盘也对购房者提了些要求。即使你是有公积金,这个楼盘也接受公积金贷款,但是,如果达不到开发商开出的条件,公积金贷款同样也办不了。
“育才竹岛”接不接受住房公积金按揭要根据购房者的资信条件来确定:如工作年限,他们更倾向于达到四年以上的,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办理,私企等一般不能接受(高收入者除外)……
“花样年·花郡”办理住房公积金按揭的条件是首付5成以上、最长贷款10年、不能使用组合式贷款;而如果是商业贷款,首付只需要3成、最多可以贷款20年。
要么是直接“不接受”,要么是有条件地接受。一项利民政策就这样被打了折扣,到了开发商那里就行不通了,人们不禁要问:政策存在的意义何在?
算笔细账:买房者多付约三成利息
有条件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人也被要求用商业贷款换贷,损失还是老百姓自己承担。商业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息到底相差多少?记者以每平方米5500元的房价计算,按首付3成,7成按揭20年帮大家算笔帐,看看用公积金还房贷的和用商业贷款还房贷利息差别有多大?看看因为开发商一个简单的“不接受”,你买套房子要多支付多少钱?
商业贷款与住房公积金贷款,超过2%的利率差,买套20多万元的房子,按揭20年,商业贷款就要比公积金贷款多花3万多,40多万元的房子要多付给银行的利息将近6万,60多万元的房子要多付8万多……房子总价越高,购房者需要支付的额外利息就越多。
毋庸置疑,如果买房子大家都办商业贷款了,至少是帮开发商省掉了跟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合作手续的过程;再按照开发商的话来说,更帮他们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但是对于购房者来说,要多还好几万的钱用于利息支付,负担是增加了不少。
而对于银行来讲,一个楼盘动辄上百、上千户人家,如果办理按揭的购房者每一户都多支付好几万元的利息,做完一个楼盘将会多一笔收入。银行何乐而不为?
方便了开发商、让银行获利更大,掏钱买单的却是买房子的人。自己缴了的、按规定只能用于购买住房使用的专项资金——住房公积金,为什么到真正需要它发挥作用时却不能派上用场?下期预告: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政府给出的惠民政策变成画饼?请看本报下期报道:记者调查住房公积金办不了按揭房贷的真相,告诉你银行和开发商之间的“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