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工伤

青岛社保发放标准,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

2025-01-23 11:11:08

1.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

在2021年1月份,社保费用是1265.26元,个人需要缴纳356.07元。

在2021年8月份,由于济南社保基数调整,按照最低缴纳基数为3746元计算,社保费用是1333.58元,其中职工个人部分需缴纳385.84元。

总结:9月起,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话,青岛单位缴费部分增加68.32元,个人缴费部分增加20.77元,总计增加89.09元!

2. 青岛市社保政策解读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

3.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咨询电话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网址:http://hrss.qingdao.gov.cn

地址:青岛市延吉路80

电话:0532—12333

青岛社保个人余额明细查询青岛社保查询平台可以为公众提供社保个人账户综合信息、参保信息 、基数信息、养老缴费情况、养老待遇、养老金支付、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保卡消费明细等的信息查询。用户输入身份证号码和社保编号进行查询。说明:首次登陆初始密码为老卡的个人编号(磁条)或新卡的社会保障卡号(芯片)。忘记密码处理方法:1、到参保所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密码初始化。2、点击登陆窗口下方的忘记密码,根据系统提示进行密码重置。

4.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文件

有减免政策,只是针对失业金与工伤。

5.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调整

没有变化。

根据青岛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满15年,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满50周岁,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如果达到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的,可申请延长缴费年限至满15年后办理退休手续。如果延长缴费满5年仍不够15年的,可申请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办理退休手续。换而言之,青岛灵活就业人员男性退休年龄为年满60周岁,女性退休年龄为年满50周岁。

6. 青岛社保有什么新政策

(一)企业在职职工、有雇工个体工商户

最低基数3269元(下限为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60%)最高基数16346元(上限为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的300%)注:目前,山东省尚未公布2019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在山东省公布有关数据前,暂按2018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核定跟各缴费档次缴费基数并进行缴费计算。待山东省公布2019年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后,另行调整按照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测算,2018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为65383元。

(二)灵活就业人员

2020年度灵话就业人员申报社保缴费基数分为五个比例档次,分别为上年度青岛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80%、100%、200%、300%。需调整比例档次的灵话就业人员,应于规定时间内申报。

缴纳比例

(一)企业职工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6%,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8.5%,个人缴纳比例2%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7%,个人缴纳比例0.3%;工伤保险:按照行业类别分为八类,分别为0.05%、0.1%、0.18%、0.23%、0.28%、0.33%、0.4%、0.48%,职工个人不缴费;注:自2020年1月1日起,生育保险和职工医保实行统一征缴,生育保险基金并入职工医保基金,不再单独征缴生育保险费。

(二)灵活就业人员

①养老保险:个人缴20%;②医疗保险(含生育):个人缴9%。

(三)有雇工个体工商户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8.5%,个人缴纳比例2%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0.7%,个人缴纳比例0.3%;工伤保险:按照行业类别分为八类,分别为0.05%、0.1%、0.18%、0.23%、0.28%、0.33%、0.4%、0.48%,职工个人不缴费;

青岛五险一金最低标准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269×16%=523.04元;个人:3269×8%=261.52元。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269×8.8%=287.67元;个人:3269×2%=65.38元。

失业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269×0.7%=22.88元;个人:3269×0.3%=9.81元。

生育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269×1.5%=49.04元;个人:不用交。

工伤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根据行业确定;个人:不用交。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金额:单位:1868.33×5%=93元;个人:1868.33×5%=93元。

养老保险:公司缴16%,个人缴8%;

失业保险:公司缴0.7%,个人缴0.3%;

工伤保险:公司缴根据行业,个人不缴;

生育保险:公司缴1.5%,个人不缴;

医疗保险:公司缴8.8%,个人缴2%。

住房公积金:公司缴5-12%,个人缴5-12%。

青岛五险一金缴纳基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上限按照16346元/月确定,下限按照3269元/月确定。

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上限为22710元,下限为市南区、市北区、黄岛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为1868.33元,即墨区为1797.50元、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为1692.50元。

7.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企业

4月1日起,山东的医保缴费年限将开始执行新规定,要求男性参保职工最低医保缴费年限是30年,女性25年。同时要求,各地区未达规定年限的统筹地区,2025年底前过渡到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达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的,可按规定一次性缴费后,享受退休人员基本医保待遇;也可继续按月缴费至最低缴费年限,期间按在职人员享受基本医保待遇。

也就是说,山东各地最迟也应该从2026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医保缴费年限。山东出台这个规定,并不是说山东所有地区的医保缴费年限都低于这个标准,二是全省各地的要求不一样,比如,潍坊市几年前就要求男性医保30年,女性医保25年,青岛要求就不一样了,青岛医保的缴费年限是,男性25年,女性20年。

这种现状很快就会改变,山东各地都要统一执行新的医保缴费年限,并设定的时间限制。比如,青岛市就规定,从2026年1月开始执行。

医保待遇的延长,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多缴费,这真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职工医保缴费基本上是职工养老保险缴费的一半,1年差不多需要4000元左右。4000元钱,对于很多人来说,确实是一笔比较大的支出,即使是单位职工退休后,单位已经没有义务、也不会继续为退休职工缴纳医保费了,个人缴费部分和单位缴费部分,统统由个人承担,就好比是灵活就业身份缴纳社保费一样,负担可想而知,缴费增加5年,意味着增加2万元左右的社保费用。

这么多的费用,到底交还是不交呢?我们都知道,单位退休人员的工龄普遍较长,退休时达到医保缴费年限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但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就不一样了,这么长的缴费年限到底是交还是不交,就要掂量掂量了。毕竟,养老保险压力就够大了,再加上医保这笔不小的开支,真的让人压力山大。

好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分开缴费,如果退休时职工医保年限差的不是很多,比如5年以内,建议一次性补缴,或者延续缴费,直到缴满年限。如果医保年限差得太多了,建议考虑一下居民医保,居民医保虽然报销比例低一些,但是保障程度还是不错的,每年只需要几百元医保费。

有能力交职工医保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自己确实没有那么大的经济能力,就不妨退而求其次,改交居民医保,虽然医保待遇差了点,但因为缴费少,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况且,我国大部分医保群体都是居民医保。

8.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企业职工

根据相关法律,对于青岛社保补缴最新政策如下

1.一般是6个月的。

2.社保补缴方式需要的资料有:

(1)以个人名义参保的,如果漏缴不能够进行补缴,只有是单位原因造成的漏缴才能够进行补缴,并且补缴五险;

(2)如果单位没有做申报(没有给开户)的只能补缴养老;

(3)缴纳一段时间后,中断想补缴地可以找代理公司给补缴。

(4)缴费单位(不含个体、自由职业者)漏缴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应带以下材料到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费个案补缴:

(5)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

(6)《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

9. 青岛社保最新政策规定

其实青岛社保缴费比例都是固定的,只需要确定好单位上报的缴费基数之后,马上就可以计算出每个月的社保费用。而且五险也必须要按月缴费,每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可能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保费用缴纳。那么社保缴费比例是多少?社保又要交多少钱呢?

  青岛社保五险比例是多少?

  因为青岛社保缴费比例有确切的标准,所以各项费用也要按照缴费比例来进行确认。社保用人单位和个人要分别承担0.2%和0%的工伤保险,0.7%和0.3%的失业保险,8%和2%的医疗保险,16%和8%的养老保险。各个单位也都是要按月为员工交五险的费用,必须要按照法规来进行费用确认和上报。

10. 青岛市社保标准

2021年青岛职工社保最低缴费标准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即3457元。

11. 青岛市社保最新政策企业职工没交够15单位还能交吗

青岛女退休必须达到50周岁。社保最低交够15年。就可以办理退款休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