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住房公积金运行整体良好,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在较快增长中略有波动。归集额、提取额、缴存人数等呈现持续增长;个贷发放额、发放户数等创季度新高,但呈逐月回落态势,个贷风险控制继续表现良好;资金供给稳定,需求趋缓,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
一、住房公积金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归集额稳定增长。三季度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88.44亿元,同比增长18.82%。其中,住房公积金归集69.07亿元,同比增长18.17%;补充公积金归集19.37亿元,同比增长21.21%。1-9月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245.80亿元,同比增长22.66%,增幅较去年同期增加3.62个百分点。
提取额增速加快。三季度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的各类提取63.27亿元,同比增长31.73%。其中住房消费类提取52.96亿元,同比增长35.27%。退休等销户提取10.31亿元,同比增长16.10%。1-9月共提取148.08亿元,同比增长11.54%,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
截至9月底,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2041亿元;提取1150亿元,净归集891亿元;全市共计9.02万个单位366.28万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
个贷发放额和发放户数均迅猛上升。三季度个贷发放额192.03亿元,同比增长296.26%;发放户数6.35万户,同比增长175.68%。1-9月个贷发放额421.42亿元,同比增长168.56%;发放户数14.1万户,同比增长93.89%。截至9月底,公积金个贷余额为923.78亿元,比2008年底增加271.70亿元;公积金个贷余户62.77万户,比2008年底增加5.44万户;累计向134.43万户家庭发放个人公积金购房贷款1885.70亿元,支持购、建、修房建筑面积1.24亿平方米。个贷资金回笼良好,风险继续处于较低水平。三季度末户数逾期率为1.668‰,金额逾期率为0.105‰。
业务收支反向变化,增值收益大幅增加。三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4.81%。虽然今年存量贷款利率比上年下调了1.35个百分点(跌幅为25.86%),但今年二季度以来个贷余额增速加快,三季度末个贷余额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74%,个贷余额的增加成为三季度业务收入稳定增长的主导因素。三季度住房公积金业务支出为4.63亿元,同比减少36.75%。职工缴存余额虽然比上年同期增长23.25%,但由于支付职工缴存利率比上年同期下调了1.62个百分点,所以支付缴存人的利息同比减少。业务收入增加和业务支出减少使三季度增值收益大增。三季度实现增值收益5.62亿元,同比增长128.46%。
二、三季度上海住房公积金运行特点
1、三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继续较快增长,创季度新高。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归集额超2000亿的城市。
三季度住房公积金归集88.44亿元,创季度归集额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82%。截至9月底累计住房公积金归集量达2041亿元,上海成为全国首个累计归集额超2000亿元的城市。每年三季度都是公积金归集年度的首季,按照上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的缴存基数将在这一季度开始实施,通常缴存基数的提高会带动缴存额的提高。
基数调整后人均月缴存额增幅放缓是三季度归集额增幅放缓的主要因素。基数调整后人均月缴存额为636元,较去年同期的530元增长了14%,但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世界金融海啸的冲击还是对本市住房公积金的缴交带来影响。按照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13.8%,增幅也比上年减少3个百分点。今年基数调整后,虽然月缴存额仍普遍上涨,但上涨的职工账户数占比有所下降。今年基数调整后约79%的职工账户月缴存额上升,比去年低4个百分点;月缴存额维持不变的账户比例为13%,较去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月缴存额下降的职工账户占比为8%,与去年基本持平。
每个人的公积金月缴存额因所在单位性质、行业以及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职工所在单位的经济类型看,机关职工月缴存额增幅最小,而企业职工是月缴存额增幅最大的群体,较上年度增长14%,人均月缴存额达625元。在各类企业中,国有企业职工的月缴存额增幅最大,为14%;而私营企业职工月缴存额增幅最低,为11%。从缴存职工的年龄结构看,35-44岁的缴存职工平均月缴存额最高,达716元。25岁以下的缴存职工平均月缴存额最低,为395元。从行业分类看,金融业职工平均月缴存额最高,达1082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职工平均月缴存额最低,为418元。
同时,由于月缴存金额上涨职工所占比例减少4%,而持平职工比例上升4%,也影响了季度的归集额,并会影响整个公积金年度的归集额。
新增缴存职工数增长放缓是三季度归集额增幅放缓的另一因素。季度末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66.28万人,同比增长3.44%,增幅较去年同期下降近4个百分点。1-9月新增职工数近25万,同比减少24.32%。新增缴存职工数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去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用工需求缩减,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在新增缴存职工中,首当其冲的是“三资”企业缴存职工数增幅明显放缓。三季度末“三资”企业职工数约73万,同比增长1.50%,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0个百分点。其次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缴存职工数出现减少。三季度末国有企业缴存职工数近150万,与上年相比略减0.63%;减幅较大的是集体企业缴存职工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31%,减幅同比扩大近4个百分点,目前集体企业缴存职工数仅为14.73万人。
2、三季度个贷发放额继续走高并创下历史新高,但月度发放额显现冲高后逐月回落走势。
三季度个贷发放额192.03亿元,同比增长296.26%,并创出公积金个贷发放以来的季度新高。然而从季内各月发放额走势看,呈逐月递减。7月个贷发放额达71.77亿元,再次刷新单月个贷发放额最高记录,而后两个月发放额却逐月回落,8月个贷发放额64亿元,环比下降10%,首现今年月度个贷环比负增长;9月发放额55.87亿元,继续回落,环比下降12%。
三季度个贷发放户数增幅落后于个贷发放额增幅,约120个百分点,但户均贷款发放额为30万元,同比增长44%。很显然去年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拉动内需,稳定房市的政策效应继续发挥作用。
季度内月度个贷发放额冲高回落的走势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去年一度压抑的住房需求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带动下快速而集中的释放后,目前又回归到较理性的状态。同时,过高的房价也对部分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投资需求产生“挤出”效应。其次,各商业银行年初放贷计划基本提前完成,继续放贷冲动减弱,融资成本和门槛的提高也对住房需求的释放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三季度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月度发放额走低。
3、三季度在年度一次性提取公积金冲还购房贷款的带动下提取额快速增长。
三季度住房公积金提取额达63.27亿元,同比增长31.73%,一改前两季同比基本持平的状况。由于9月是年度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账户余额冲还购房贷款的月份,所以三季度约有48.13亿元公积金被提取用于冲还购房贷款,同比增长35%;占季度提取总额的76%。“冲还贷”提取额大增,带动整个三季度的提取额大幅增长。
三季度选择 “冲还贷”的职工数约62万人,其中约50余万借款职工选择“月冲”,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5%,提取资金20.23亿元,同比增长17.10%;而选择“年冲”方式的借款职工约12万人,同比增长7.95%,提取资金27.90亿元,同比增长却高达51.22%。在人数增长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年冲”提取额增幅接近“月冲”提取额增幅的3倍,主要是由于“年冲”户均提取额大于“月冲”户均提取额造成的。由于新增借款人的公积金账户余额大多没有使用过,所以,以“年冲”方式一次性提取的公积金余额较多,使提取额大增。同时,不管是“月冲”还是“年冲”方式,由于房屋总价的不断攀升,新增借款人的贷款额和每月还款额都在不断上升,也使得公积金冲还贷的提取额有所增长。
三、近期住房公积金发展关注的热点
1、继续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对公积金个贷需求变化的影响。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依然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从上海来看,去年末出台的14条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优惠政策仍在执行,而房地产市场当月交易量8月份回落后,住房公积金贷款也随之逐月下降。住房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一直是本市居民购房首选的融资手段,也是房地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变化都直接反映本市住房市场基本面的变化,是本市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尽管谁也不会想到整个经济还刚刚企稳回升,房地产市场却已过了“井喷”式的火热,但是这种状况还是非常直接地反映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变化中。
从三季度的公积金个贷走势看,第四季度可能不会再现上半年交易量和房价逐月攀高的局面,而且总体上房价也有下降的空间。但是,住房需求多样化的可塑性太强,直接导致房地产市场太多的不确定性。公积金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继续尽最大可能满足广大住房公积金缴存者购买自住房的需要。
2、关注提取本人住房公积金余额支付房租政策的不同反映。
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上海市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屋租赁费用实施办法》发布以来,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引起各方热议。有人认为这是民生政策,是“雪中送炭”、“解困救急”;也有人认为该政策“叫好不叫座”,真正享受该政策的人不多。其实这些都是客观的反映。一方面,制订该项政策的主旨是为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社会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服务的。上海市民自有住房率高达80%,而在20%左右的租房群体中,月租金超过月收入20%的家庭也不占多数。这就使能享受这项政策的群体大为减少。更何况《实施办法》明确必须要有符合规定的租赁合同和支付租金的票据。尽管这些规定是必要的,但确实也挤出了一些市场性租赁的对象。另一方面,据调查本市目前最庞大的住房租赁群体是暂住人口和部分流动人口,但他们往往不是住房公积金的缴存者,所以这就产生了“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而现在居住廉租房的家庭已经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这项政策带来的实惠。从《实施办法》实施第一天开始到现在,居住廉租房对象提取住房公积金的余额支付租金一直陆续不断,他们一致认为这项政策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是“雪中送炭”;随着明年租赁经济适用房家庭的增加,这项政策受益群体也会迅速增加。
当然,不管是市场性租赁,还是政策性租赁和保障性租赁都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必须关注的,因为住房公积金是每个职工最基本的住房保障资金。但是实现“住有所居”,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向中低收入家庭倾斜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