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积金贷款 | 公积金提取 | 公积金缴存 | 公积金政策 | 住房公积金 | 公积金知识 | 五险常识
当前位置:主页公积金公积金贷款

交农保还是社保好,交社保和交农保哪个合适

2025-02-05 16:03:33

1. 交社保和交农保哪个合适

看家庭经济条件来定,我个人觉得肯定是职工养老保险最合适,就是你说的灵活就业,只要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就可以到年龄办理退休,国家每年都会给退休人员涨工资,大概需要7-8年时间,就回本了,以后就是赚的,国家鼓励大家缴纳社保,有社保老了有保障


2. 自己交社保和农合哪个合适

个人我觉得还是交社保比较好。

新农合参保的对象是只有农村户口才可以办,而社保只要有正式的工作或在城镇可以参加社保。新农合报销比例约为50%—70%;社保报销比例:约为70%—85%。从报销比例来看,社保的医保报销比例比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要多,而且社保的保险种类也更加齐全。有条件的话交社保会比较好。

值得一提的是,同时交了社保和新农合属于重复缴费,到时候报销的时候只能选择一个。


3. 交社保好还是交农保好

农村社保和公司社保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一样的最低交满15年,分档次交费,多交多得累计计算的,都是个人交费国家补贴,不管你交农保还是公司社保,退休金高低都是取决于你自己,你要想退休金高就选择高档次交,年限交长点,这样你就会很划算的。


4. 交社保和农保哪个划算

交社保划算 毕竟社保退休待遇比农保高


5. 交社保和交农保哪个合适呢

31岁,肯定是交社保,养老保险比较合适呀。因为社保的养老保险,他交费的基数比较高。领取的养老金也比农保的养老金要高。

所以你现在才31岁,按着你60岁退休的话,还有29年。你可以把社保多交几年,这样子你等到退休了以后,养老保险金。就会拿的高一些,而农保就不会有这么高。

因为社保社保的政策就是多,交多得,少交少得。所以你现在这个年纪,就应该交社保养老保险。以上的信息仅供参考。


6. 交社保和交农保哪个合适一些

社保划算,新农合交的钱少一些,后期拿到的钱也少一些。


7. 交社保和农保有什么区别

农保和社保是有本质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的社保和农保都是按照最低缴费年限15年来交纳费用,那么社保按照最低标准60%来交费,基本上累计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大约可以获得800元到1000元左右的一个退休金待遇。但是如果参加农保的个人按照最低标准每年100元,或者是每年200元来缴纳自己的基本养老保险,那么退休以后只能够获得可能不到100元的退休金待遇,所以说这就是他们二者之间最直观的一个差距。

而且参加社保的人我们都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有所不同的,男性是需要到达60周岁才能够办理退休。而女性,尤其是作为企业在职职工的女性,甚至来讲50岁就可以办理退休,那么女性最晚也不会超过55岁的年龄来办理退休,所以这是参加社保对于女性的一个优势。如果说女性参加农保的话,那么他也是需要到达60岁才能够办理退休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因为对于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统一的法定退休年龄,那么都是60周岁,所以说对于女性而言,参加农保基本上就意味着自己需要延迟5年到10年左右才能够办理退休。


8. 交社保合适还是交农保合适

各有各的好处,新农合缴费起点低现在有十五个档次,而每年缴两千元属于中档。而社保有九个不同档次,最低的档次每年也要交七千元,而退休工资-一个月有千把元,而新农合一年交两千元的话每个月只有几百元。这个只能根据各人的经济情况来确定,不管多与少,等将来退休了多多少少总有一份收入。


9. 交医保和农保哪个合适

覆盖人群不同:

农村医保只有农民才可以参加,社保是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的医疗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遭受经济损失而建立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乡镇企业以及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也要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

缴费方式不同:

农村医保是农民自愿参加,农民个人每年缴费标准不能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方式筹集资金。根据地区经济条件来划分缴费标准,有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各个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设置缴费的档次,当然是多缴多得了。社保是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用人单位缴费率应该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报销范围也不同:

农村医保费用补助,不同级别的医院是不一样的,县内一级医院60%,二级医院50%,县外医院40%。社保除了享受个人账户费用门诊包干,还可以享受住院医疗,大病的补助以及特殊病种医疗费用的包干待遇。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