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积金贷款 | 公积金提取 | 公积金缴存 | 公积金政策 | 住房公积金 | 公积金知识 | 五险常识
当前位置:主页公积金公积金知识个人公积如何金开户

深圳两年社保吗,在深圳交过一年的社保几年没管了

2025-01-15 09:05:47

1. 在深圳交过一年的社保几年没管了

社保停交几年还是可以续交的,社保中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都是可以累计缴费年限的。

不管中途断交多久,只要在退休年龄达到之前,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医疗保险累计缴费年限达到20年或以上,那么就不会影响养老待遇与医保报销。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保停交超过3个月,医疗保险再续交会进入6个月等待期,这期间住院就不能报销。

如果再次就业后,单位承担社保的缴纳,就由单位人力资源部出面办理你的社保续交手续。如果自谋职业、灵活就业,也可以以自由职业者身份接续养老保险关系,自主续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携带有关资料,到社保局办理社保续交手续。

总的来说,根据有关规定,社保中断了几年后是可以选择补缴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60岁,所以建议45岁前,就要注意社保的缴费年限问题了,如果发现尚未缴纳满15年的,要尽快办理续交手续。

2. 在深圳交了3年社保之后好几年没交过了,还可以交吗

影响:

1、参保人在医疗保险年度内累计中断参保不超过3个月的,重新缴费后其中断前后的连续参保时间合并计算;

2、超过3个月的,重新计算。

3、参保人一次性缴交医疗保险费的,自其缴交月的次月1日起逐月计算其连续参保时间。

补缴时效: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第六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一般情况下,补缴保险的期间根据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视企业情况而定。

社保补缴规定:

1997年12月31日前已取得深圳户籍并在此时间点前已参加深圳职工养老保险,其在原国有或者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固定职工的工作年限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且尚未办理按月领取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可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

符合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规定适用范围的参保人,可自愿向市社保机构申请缴费,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符合通知规定适用范围的参保人,申请一次性补缴的,可根据本人实际收入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在申请缴费时深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范围内自行确定缴费基数。

缴费比例按申请缴费时深圳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相关规定执行。补缴月数不超过该参保人不能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原在国有或者县以上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固定职工的工作年限。

具有本市户籍的参保人,在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同时应一次性补缴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一次性补缴的起始时间不得早于其取得本市户籍之月,其中取得本市户籍之月早于2001年2月的,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一次性补缴的起始时间不得早于2001年2月。

一次性补缴额为月缴费基数×缴费比例×补缴月数。一次性补缴后,统一按月缴费基数之和的8%记入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余部分按规定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或地方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3. 深圳社保几年没交了 还可以接着交吗

社保可以继续缴纳,之前一直没有报停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需要你去社保处签字确认下不补缴的手续就行了。这样社保账户就处于暂停状态,然后再让新单位继续缴纳你的社保就行了。注意事项:

1.社保政策是最多可以补交两年,意思是从补交的月份开始像前推算(是按补交的时间段来计算,不是按累计月份计算。例如:10年4月-09年4月的任意的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一年来计算。如10年4月-09年的3月到08年的4月任意一个时间段都是按两年来计算,只单独补交08年9月这也是按两年来计算)。

2.补缴金额补缴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应补年度缴费工资基数%应补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缴费比例补缴系数。

4. 在深圳交过一年的社保几年没管了可以退吗

社保已经不能退保了: 国办发〔2009〕66号: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 医疗保险可以销户并退付你的个人账户余额 其他三种保险没有个人账户,不存在退保的问题 祝好

5. 以前在深圳交了一年社保

社保跟身份证挂钩,也就是说一个身份证号码只会有一个社保账号,不会注销,只是你停交了之后就停了。换工作之后如果新公司有社保福利,可以续交。

社保其实包涵多项保险,其中养老保险是可以累积的,比如:你在深圳交了5年社保,后来停了好多年,那么,停交之后,你的社保里面的所有其他保险项目都停了,费用清零,但是养老保险会积累,也就是说,你这5年养老保险是一直在。也就是说,目前国家政策养老保险要缴满15年才可以领取,那么,如果你后来续交,只需要继续交10年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6. 深圳社保两年没有交现在还能交吗

社保停交了四年,是可以续交补交的。

个人社保断交有以下几个方式可以补交,建议社保还是不要断交的好,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参考一下。

第一种,以个人名义缴纳社保,断缴纳的情形。个人名义开账户的,之前一直在缴纳社保,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社保断缴纳的。这种情形下是不能进行补缴的。

第二种,原来有单位的,并且单位已经给缴纳过多年的社保,只是由于下岗或者离职的原因,造成了断缴纳的情形的;

这种情形可能比较的多,比较常见的是因为单位的原因造成断交的,由所在单位负责职工的社保补缴,包括断缴之后产生的滞纳金,也由所在单位负责缴纳。

除了上面的情形外,还有因为个人离职的原因造成社保断缴的情形,这种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情形:要么就等着找到新的工作之后,由新的单位负责将社保档案从之前的公司迁到新公司,这样的话,直接续交就可以了,这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第三种,一直没有缴纳过社保的。根据2018年底的新政策,对于从来没缴纳过社保的人员,不再受理一次性补缴15年的情况。

7. 在深圳交过一年的社保几年没管了怎么办

十年前上班单位没有给你交社保,如果搁的时间不长的话,你可以给你们单位领导协商,如果单位领导不同意给你补交的话,那你就到劳动仲裁去投诉你的单位,如果你投诉的问题是正确的,劳动仲裁会很快。

把正确的意见反馈给你,是不是陪公司都会给你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到时候你觉得不合适的话,你还可以到法院去投诉,以上的信息仅供参考

8. 在深圳交过一年的社保几年没管了有影响吗

深圳个人社保断一个月可以补交。

补缴申请条件:向用人单位提出,然后用人单位向社保局提出申请;与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劳动关系。

所需材料:

《深圳市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表》

属于原固定工及合同制职工的,提供职工本人的档案、录用(招工)审批表、历年《深圳市职工劳动手册》

属于其他用工形式的,提供合同书、录用(招工)审批表(或招工表)、历年《深圳市职工劳动手册》(外地户口职工可不提供)

未办理招用工手续,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提供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如原始工资发放表、考勤表等)

办理流程:

单位提交资料后,由社保经办人员对补缴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出具《受理回执》,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

补缴申请受理后,将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缴手续,用人单位可在手续完成后,凭《受理回执》到保险关系部资料发放窗口领取退回资料。

新单位的员工的社保会转移到新单位,继续交社保。想补缴换工作期间断缴的,可以向公司咨询能否补缴。如果离开原来的工作城市,需要带好相关证件到社保中心转移窗口办理社保转移,到新的工作城市继续参保。深户可以个人缴纳社保。

个人补缴社保所需资料:

户口簿、身份证;

补交时间段,公司员工工资表,财务记帐凭证;

个人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原件;

填写《补缴养老保险申请表》,补交原因,时间段,公司盖章。

流程:

携带上述资料到所属社保机构征收窗口办理补交养老保险费,补交事项的审批工作于6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予以办理的,通过银行托收应补交的养老保险费;

不予补交的,向申请人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9. 在深圳交了一年多社保以后不交了怎么办

应该可以。但是中断时间太长,要到当地社保局询问。有如下几种当时缴:一:写补交社保申请书。首先这时候应该到当地的社会资源保障局询问一下该如何处理,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可以先问一下保障局的,如何再从那拿一份申请书来写,把你开始没有交社保的时间都填清楚了,这样才能知道自己能交多少。

二:请原单位帮忙补交。写完申请书最好的补交方法是让原来的单位帮忙把你失业的那段时间的社保补交齐全,如果你没交社保的时间小于2个月的话,原单位是可以帮忙缴纳的,如果多了就不能了,当然每一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的。

三:请中介帮忙交。现在社保的机制越来越完善了,以至于有很多的社保代缴中介再慢慢崛起,所以现在没有缴纳社保也不需要很担心了,只要交给中介去处理,那么很快就可以解决了。当然交给中介肯定是需要再缴纳很多的费用的,这个是肯定的。

四:自己去交。如果以后的所有社保都想自己来交比较放心的话,那么就应该自己去当地的保障局问清楚该怎么补办手续和条件,搞好这些问题自己就比较容易自己缴纳社保费了,当然与之前单位的合同之类的可以证明你交过社保的证明是要带好的。

五:请新单位帮忙交。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让新单位帮助你把之前停掉的部分补交整齐了,但是这些钱肯定是要你来掏腰包的,所以不要庆幸新单位要帮忙交,你得自己计算清楚该再交多少钱,不要让新单位给骗了。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