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生育

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可不可以两边交,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可不可以两边交一起

2024-09-30 13:19:57

1. 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可不可以两边交一起

社保是不可以两地买两份的。退休也只能享受一个地方的社保,如果你到东莞工作的可以将深圳的社保办理暂停个人社保。

单位社保由用人单位负责办理暂停,这样,就可以在东莞再参保啦,以后回深圳再将东莞的社保转回深圳。不过,外地的社保转入深圳的不算缴费年限,假如在深圳缴费10年,在外地的社保有5年转入深圳,到退休前在深圳还要缴5年,才能按深圳标准享受待遇。如果能在深圳继续买社保,就继续在深圳买社保,东莞的就不用买了。

2. 东莞和深圳的社保卡可以同时交吗?

如果没有转到东莞所在地,则不可以使用深圳社保卡,目前两地没有统一。

社保转移办理流程:

新参保地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并向原参保地发出同意接受函——原参保地办理转移手续——新参保地接受转移手续和资金,三个流程走完之后即可办妥转移接续手续,政策规定每个流程最多15个工作日,也就是说对于参保者来说,最多45个工作日就可以将全部手续办完: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3. 社保深圳东莞两地同时交会怎样

拼多多联合各地优势产业带举办的“拼交会”近日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举行,超过 170 家当地服装企业入驻了当天的展会

4. 交了东莞社保还可以交深圳社保吗

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暂时没有合并,下一步国家要进行统筹,如果全国统筹了合并不合并,就无所谓了,一样的

5. 深圳社保和东莞社保可以同时交吗?

在深圳的社保是个人缴费的,只有深圳户口的才能做到,非深圳户口的只能在单位参保缴费。社深圳户口的社保无需办理社保转移,以后不在东莞做工了,可以把东莞的社保转移回深圳。流动就业的参保人,离开参保城市到新的就业城市参保的,离开前持身份证、社保卡到社保机构办理社保转移手续,打印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城市参保后,把缴费凭证交社保机构,申请社保关系转移接续。

6. 深圳和东莞可以两边交社保么

不能

因为2021年社保系统做了全面升级,全国只能有一个社保账户是可以使用,不可以同时缴费,不可同时使用的,多个社会保障账户也将被合并。所以如果在东莞买了社保,还想在深圳购买社保,需要把东莞的办理停止缴费,这样在深圳就可以正常缴费,正常使用了。

7. 深圳社保可以和东莞社保同时买吗?

办过深圳的社保卡还可以办东莞社保卡,但一个人只可以有一个社保账户。

  扩展材料

  东莞社保卡办理条件和材料

  办理条件

  东莞市户籍人员和依法享受本市社会保障及其他社会公共服务的非本市户籍人员,以及在东莞市内就业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台港澳人员。

  办理材料

  1、《东莞市社会保障卡申领登记表》,登记表必须按要求填写

  2、相片,申领人提供符合制卡要求的电子照片制卡

  3、社保卡申领的有效身份证件

8. 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可不可以两边交一起的

要在东莞办新参保,然后再从深圳的社保中心开社保转移证明,交到东莞,把深圳的办转移 两个地区没联网

9. 可以同时交东莞和深圳的社保吗

社会保险是不可以的,只有养老保养可以。

不过,广东这边的话,有新政出来说全省通用,不过现在还没有看到有说在设施呢

10. 东莞社保和深圳社保可不可以两边交一起买

社保是不可以两地买两份的。退休也只能享受一个地方的社保,如果你到东莞工作的可以将深圳的社保办理暂停个人社保。

单位社保由用人单位负责办理暂停,这样,就可以在东莞再参保啦,以后回深圳再将东莞的社保转回深圳。不过,外地的社保转入深圳的不算缴费年限,假如在深圳缴费10年,在外地的社保有5年转入深圳,到退休前在深圳还要缴5年,才能按深圳标准享受待遇。如果能在深圳继续买社保,就继续在深圳买社保,东莞的就不用买了。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