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失业

南京社保违规补缴购房,南京买房社保补缴

2025-01-30 13:57:52

1. 南京买房社保补缴

南京社保是可以补交的,方法如下:

1、有单位:单位、个人按比例缴纳社保 。

2、无单位:属于失业的,领取失业金期间可暂缓缴纳,属于其他情况的,可以参加城镇人员社保,自己缴纳社保(公积金除外)。 你现在如果由单位,只要将中断这段时间的社保补上即可(公积金可以让现在所在单位代为补缴);如现在无单位,办个失业证,直接到所属区行政服务大厅 社保窗口办理补缴即可,个人部分需自己承担。具体材料看社保机构的规定。

“社保”即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

社会保险主要是通过筹集社会保险基金,并在一定范围内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统筹调剂至劳动者遭遇劳动风险时给予必要的帮助,社会保险对劳动者提供的是基本生活保障,只要劳动者符合享受社会保险的条件,即或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已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即可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 南京买房社保补缴算吗

社保算年限。社保交满15年后可以不再交费,如果有单位,即使缴满15年,但职工还未退休的,企业还得继续缴费,直至退休,个人缴纳社保的话,可停缴,也可继续缴纳,根据当地政策,肯定也是继续缴纳好,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高,年限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3. 南京买房可以补社保吗

完全可以啊,看是哪个区的,秦淮区的到中华路 ,还可以到苜蓿园大街看看,原白下区。

4. 南京补缴社保可以买房吗

谢邀!

补缴两年是可以上牌照的。补缴就可以。

从2016年11月份起,南京车管所开始执行新的规定,新出台的居住证上牌政策要求外地在宁居住的市民,除了要持有半年及以上的居住证

外,还要本人提供连续两年及以上社保缴纳证明

,才能上南京牌照。

如果想买车上牌,居住证明最好大于6个月,补缴两年就可以了。

祝您朝日提车上路!

5. 南京买房社保补缴多久

可以补交,区别如下:

1、有单位:单位、个人按比例缴纳社保

2、无单位:属于失业的,领取失业金期间可暂缓缴纳,属于其他情况的,可以参加城镇人员社保,自己缴纳社保(公积金除外)。

你现在如果由单位,只要将中断这段时间的社保补上即可(公积金可以让现在所在单位代为补缴);如现在无单位,办个失业证,直接到所属区行政服务大厅 社保窗口办理补缴即可,个人部分需自己承担。具体材料看社保机构的规定。

6. 南京买房社保补缴流程

1、首先打开支付宝,点击市民中心;

2、进入后,点击右上角的社保;

3、然后在页面里点击社保缴费;

4、之后,在社保自助补缴页面里点击下一步;

5、最后找到本人社保,点击社保费缴纳即可。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7. 南京买房社保补缴政策

线上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税务部门提供的“我的南京”APP“城乡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模块、支付宝“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微信“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江苏税务”APP“社保缴费”模块、“江苏政务服务”APP“江苏税务社保缴费”模块等线上渠道进行养老保险选档缴费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缴费。

  通过线上渠道变更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的需同步进行缴费,否则变更无效。

  经办银行柜面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在全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南京银行、中国银行、溧水农商行各营业网点的柜面办理养老保险选档缴费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缴费。

  委托银行扣款缴费

  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南京银行、中国银行、溧水农商行的任一银行,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委托银行按月进行扣款缴费。

8. 南京社保补缴的可以购房吗

南京目前是限购又限贷的,苏州社保不可以直接在南京开购房证明。但是南京是积分落户的,苏州社保和南京社保一样享受基础分,总分达到100分,可以落户南京,(南京户口目前限购两套住宅),落成南京户口就可以开购房证明买房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