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龙岩市社保补缴,龙岩哪里补办社保卡
- ·下一篇:成都社保查询个人账,成都社保查询个人账户余额及明细
广东省统筹社保,广东省统筹社保缴费基数
1. 广东省统筹社保缴费基数
广东省202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方案
(一)调整范围。
按两部要求,从今年起,上半年的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下半年退休人员一致,因此不再纳入当年的调整范围,纳入明年的调整范围(以往,上半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上年度退休人员一致,因此会纳入当年调整范围)。今年的调整范围为2020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已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以及2020年12月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以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基数计发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
(二)定额调整金额。每人每月定额加发45元。
(三)挂钩调整。
1.与本人原基本养老金挂钩。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月标准的1.8%加发。
2.与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增加1元;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超过15年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基本养老金月标准再增加1元。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增加额少于15元的,按15元发放。
计算公式:与缴费年限挂钩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1元+(缴费年限-15年)×1元≥15元。
(四)倾斜调整。
1.对符合本次养老金调整范围的高龄人员再进行倾斜调整。计算年龄的时点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前(含当日)。对年满70周岁以上高龄人员分四个年龄档次进行倾斜调整: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30元;年满80周岁不满9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50元;年满90周岁不满100周岁的,每人每月加发100元;年满100周岁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加发300。对高龄人员再倾斜增加养老金,并纳入基本养老金年度调整基数。
2.对企业军转干部倾斜调整。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在本次调整后如仍未达到所在市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所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计发。
广东2021年养老金调整方案
一、特点
和全国其他地区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相比,广东2021年的养老金调整的主要特点是高龄老人倾斜很给力,其他标准随大流,很中庸。
多年来,广东一贯重视对高龄老人的人文关怀,倾斜标准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如,百岁老人今年每人每月可以多得300元。
但定额调整水平,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水平,与养老金挂钩调整水平,表现得比较中庸,不走极端路线。对比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处于中等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是众乐乐,而不是独乐乐,不会让部分人群特别不满。
二、变化
和广东2020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对比,今年的变化可概括为“三降一平两改革”。
所谓“三降”,指定额调整、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标准,与2020年相比,均有所降低。
所谓“一平”,指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标准,与2020年持平。
所谓“两改革”,至今年出现了两项本质性的改革。
第一项改革,指2021年起,本年度上半年退休的人员,不再参与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
早些年只有江苏和广东上半年退休的人也可以参与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江苏去年改革,今年广东改革,至此全国所有地区上半年退休的人都不再参与本年度养老金的调整了。
第二项改革,指高龄老人年龄分档,化繁为简,由去年的6档改为今年的4档。并且高龄倾斜增加的养老金今年起,计入下一年度养老金调整基数。因为有复利效应,,所以有比较深刻的影响。
广东省202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概要
省份
定额调整
挂钩调整
广东增45元/月一是“缴费年限×1元+(缴费年限-15年)×1元”; 二是按上年基数增加1.8%。 三是年满70、80、90、100周岁分别增加30、50、100、300元; 四是军转补足人均水平。
案例演示
董阿姨,缴费年限30年,2020年12月71岁,养老金3500元,按照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每月可以增加183元,调整后月养老金水平为3683元,养老金增加比例为5.23%。
具体计算方法说明如下:
1、定额调整:45元/月
2、挂钩调整:
与缴费年限挂钩:1×30+1×(30-15)=45元/月
与养老金水平挂钩:3500×1.8%=63元/月
3、倾斜调整:
高龄倾斜:30元/月
合计增加金额=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45+(45+63)+30=183元/月
2. 广东省各市社保缴费基数
2021年12月1日起,广州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00元。
故广州黄埔失业、工伤基数下限、残保金基数下限、公积金基数下限将同步按广州最低工资标准2300元执行。
广州黄埔12月份最新社保费用(按最低缴费基数计算,仅供参考):
总结:12月起,根据最新调整,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来计算的话,广州黄埔的社保费用是1553.42元,单位缴费部分是1059.28元,个人缴费部分495.14元!
这样看,从12月开始貌似我们到手的工资会变!少!了!不过这次调整总结看来钱也不是变很多啦!
而且缴费基数和工资都是成正比的交的多,账户的钱也必然会多所以不必太过心痛啦~
为什么要进行基数调整?
每年国民的生活水平、工资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浮动,缴费基数既是计算单位和参保职工缴费额多少的基础,同时也是计算职工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
调整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可保障未来领取养老金待遇、享受失业金、报销医疗保险及提取住房公积金等事项时,所得待遇与社会生活水准相符。
3. 广东省的社保缴费基数
明确:“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缴费工资基数分为十二档,依次为3368元、4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及19335元。”
4. 广东省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通知》明确,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东省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332元/月。深圳市计发基数另行公布。
延伸阅读: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就是我们在每一年缴纳养老保险过程中,所定下的缴费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是对应100%的基数。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取决于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来决定的,而且每一年都会调整一次,基本上全国绝大多数城市都会在每年的7月份以后出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然后我们的社保缴费金额实质上也会发生变化,基本上每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大概维持在5%~10%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平范围之内。
5. 广东省社保灵活就业缴费基数
省人社厅、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发布2021年上半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规定:“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全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上限暂按19335元执行,缴费工资下限暂按3368元执行。
明确:“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自愿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工资基数分为十二档,依次为3368元、4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9000元、10000元、12000元、14000元、16000元及1933。
6. 广东省统筹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1、北京:最低工资标准2200,社保上限26541,下限3613;公积金上限27786,下限2200;社平工资6463;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8%,个人0.2%;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2、上海:最低工资标准2480,社保上限28017,下限4927;公积金上限28017,下限2480;社平工资7132;养老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单位10%,个人2%;失业单位1.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5%,公积金单位/个人5%-7%
3、苏州: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26400,下限3030;社平工资4755;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7%,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4、杭州:最低工资标准2010,社保上限16608,下限3322;公积金上限29335,下限2010;社平工资5389;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4%,个人8%;医疗单位11%,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1.2%;工伤单位0.2%,公积金单位/个人5%-12%
5、南京:最低工资标准2020,社保上限19335,下限3368;公积金上限31200,下限2020;社平工资4620;养老缴费比例,单位16%,个人8%;医疗单位9%,个人2%;失业单位0.5%,个人0.5%;生育单位0.8%;工伤单位0.8%,公积金单位/个人8%-12%
7. 广东省统筹社保缴费基数怎么算
一、2021年广州市社保缴费基数
根据广州市人社局官网发布数据,2021年广东省全省口径职工平均工资为7647元;那么根据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平均工资的60%和300%。
社保缴费基数上限:7647*300%=22941元/月
社保缴费基数下限:7647*60%=4588元/月
二、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金额
在职人员: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8%,按照最低缴费档次,月交4588*8%=367.04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2%,目前缴费6175*2%=123.5元,2022年1月开始,就是6757*2%=135.14元
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0.2%,缴费基数下限2100元;就是2100*0.2%=4.2元
职工大病医疗补助:11262*0.26%=29.28元
职工补充医疗保险:11262*0.5%=56.31元
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由单位缴纳,个人无需缴费。
目前养老加上医保每个月缴费494元;2022年1月开始在职人员每个月最少交506元
灵活就业人员: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8%,按照最低缴费档次,月交4588*20%=917.6元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7.5%,缴费基数6757,因为惠民政策,2021.10.1日至2022年12.31日,医保缴费比例降为7%
2021年年底前暂按按照去年缴费基数下限,6175*7%=432.25元;到2022年1月开始,就是6757*7%=472.99元
职工大病医疗补助:11262*0.26%=29.28元
职工补充医疗保险:11262*0.5%=56.31元
10.1日开始灵活就业人员每个月交1435.44元;2022年1.1日开始每个月交1476.18元。
三、个人按照最低缴费基数,退休金多少?
职工养老保险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满15年,一个月可以领多少钱?
基础养老金:(7647+7647*缴费指数0.6)÷2*缴费年限15*1%=917.6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588*8%*12个月*15年÷计发月数139=475.3元
个人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917.64+475.3=1392.94元,如果算上个人账户养老金利息,那么退休金还要稍高一丢丢。
8. 广东省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
日前广东省养老金险缴费基数超过9000,单位交费比例将会由14%,调整为16%,如果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交费比例20%。交费高,退休待遇也不差。每个每个月按照本人调整前基本养老金标准的2.2%加发,每个基本养老金标准定额增加60元。
9. 广东省社保全省统筹
所谓的社保统筹指的是我们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另外一个账户。实际上我们所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它是分为两个账户的,其中一个是个人养老金账户,另外一个是统筹养老金账户,那么这个统筹养老金账户的主要作用和目的是给现在已经办理完成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的一个主体账户。
为什么作为退休人员是可以领取终身养老金待遇呢?实际上就是通过这个统筹账户来给予正常发放的。所以说这个统筹账户对于我们每一个退休人员来说,虽然说计算自己的退休金可能用不到,但是跟我们还是息息相关的,因为我们毕竟最终在领取完成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就要享受统筹账户的待遇了。
那么我们个人所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其中的1/3左右进入到个人账户里,那么这个个人账户是最终计算我们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一个主体依据,那么另外的2/3是进入到统筹账户当中去了,但是统筹账户不直接计算,我们的退休金只是作为已经办理退休人员发放退休金的一个主体账户,也被称之为是社保基金。
10. 广东省社会保险缴费基数
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21〕32号,以下简称《通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要求,对进一步做好2021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明确: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稳步提升医疗保障水平。2021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40元,达到每人每年320元。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衔接,充分发挥综合保障功能。抓好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政策落实,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规范待遇享受等待期。
《通知》强调,巩固拓展医保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统筹三重制度常态化保障平稳过渡。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医疗保障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落实好脱贫人口各项医疗保障待遇,实事求是确定待遇标准,确保政策平稳衔接、制度可持续,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统筹完善托底保障措施。
《通知》提出,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常态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不断提高居民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动DRG和DIP试点城市实际付费,健全谈判药品落地监测机制。做好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落地实施,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抓好《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巩固提升统筹层次,全面做实市地级统筹,积极稳妥推动省级统筹。
《通知》要求,加强医保公共管理服务,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方式。继续做好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结算,及时结算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全面落实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增强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服务方式创新并行,提高线上服务适老化水平,优化线下服务模式,更好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便捷高效、温暖舒心的医疗保障服务。
11. 2018年广东社保缴费基数公布
国企社保缴费基数规定有两种,最低不能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不能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
缴费基数在同一缴费年度内一年一定,中途不作变更。每年4-6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所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通知,申报本单位职工新一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