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五险一金养老保险

社保卡余额和养老金,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

2025-01-11 09:22:31

1.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

1、《社会保险法》第十一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2、《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3、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养老保险个人帐户里面主要由参保人员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组成。

2.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是什么

养老保险余额指的是个人交的那部份。单位缴的部分进入统筹账户,个人是查不到也取不出来。

养老保险余额指是计入个人账户的缴费,以及按国家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所产生的利率,都计入个人账户,称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余额是个人缴纳部分(工资或社会平均工资8%),以及单位缴费(单位工资总额或社会平均工资20%-30%不等,视各地政策而定)中的3个点(约为个人工资的3%),共计11%,计入个人账户的余额。

3.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怎么查询

这个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通过网络查询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时易出现信息滞后、残缺的问题,俺深有体会如果是说个人账户手册,这个是每年打印上年度的,今年的只有明年才能打印出来。问题不够清楚,如有问题请予以追问

4.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有什么用

个人社保记录中的养老保险余额是指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部分以及利息,在员工达到退休年

龄时按月发放给员工。是组长养老保险金的一部分。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预防和强制社会多数成员参加的,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的

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

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

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情况下,被保险人

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

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

保险、生育保险。

5.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为0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0时不行的,因为到一定的时候,银行自的从卡上扣养老保险,没有的话就扣不了,所以必须在银行卡上存上足够的养老保险的钱。

6.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是什么意思

是养老保险里剩下的钱。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存储额,它是你缴费以来个人缴费【所说的8%】+银行利息的累计数。

单位缴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是个人缴纳的8%(以8%举例)。

以个人身份缴纳养老保险,总缴费比例20%,8%(以8%举例)计入个人账户,12%(以12%举例)归入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余额作用: 1、你达到退休年龄时,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计发月数。

2、参保人如因出国定居、死亡、不足15年等需返还个人账户的,它就是你的返还金额。

7.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可以取出来吗

养老金一般是不能提取的,相关方面的规定是未达到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其中出国定居和到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定居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到达退休年龄前死亡的,个人缴纳部分连同利息一次性退回参保人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8.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可以买药吗

社保断缴后,社保卡里的医保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是可以继续作为购买药品、门诊结算等使用的。

在停止社保缴费以后,一般情况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会停止缴费,那么如果医疗保险停止缴费,也就意味着你的医保的报销待遇将无法正常享受。

9.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怎么提取

社保里的钱怎么取出来?这问题的意思不是很清楚,一般来讲,社保里的钱是不能取出来的,但在三种情况下,可以取出来。

一、社保缴纳的情况分析。

我们在缴纳社保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单位职工缴纳社保。单位职工需要缴纳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8%计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6%计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2%计入个人账户;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费各缴纳0.5%,全部计入失业保险基金。生育险和工伤保险个人不缴纳费用,全部由单位承担。

第二,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灵活就业人员办理社保,一般只能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工伤保险灵活就业人员一般不能办理,只能单位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的比例为20%,全部由个人承担全部缴费比例,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8%计入个人账户;医疗保险缴费为8%,需要缴费者全额承担。其中6%计入统筹基金,2%计入个人账户。

二、在哪种情况下,社保里的钱可以取出来?

社保里的养老保险主要是解决养老的问题,医疗保险主要是解决就医的问题,其他保险也是一样,需要发生保险需要支付赔偿和保障功能的作用时,才通过支付的方式,享受相应的保障待遇。在没有达到相应的保障待遇时,社保里的钱是不能取出来的。但是在三种情况下,部分社保里的钱是可以取出来的。

第一,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满15年,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领取基本养老金,是我们缴纳养老保险的根本目的。按照社保法的规定,养老保险缴费达到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的,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没有达到15年的,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直到达到15年为止。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达到法定的退休条件,社保里的钱,可以作为养老金,按月取出来使用。

第二,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本人不愿意继续缴纳养老保险的,可以退保。个别人员,由于参加养老保险时年龄偏大,缴费时间过短,加之经济负担重,继续缴纳比较困难;有的人因为缴纳了一段时间的养老保险后,因为出国定居等情形,不能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出现这种情况时,出国定居的人员,可以办理退保,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无法继续缴纳养老保险的,也可以退保。但是在办理退保时,只能退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资金,统筹部分是无法退回的;医疗保险统筹部分也无法退回,但是已经打入个人社保卡里钱,是可以继续在药店买药消费的。

第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在退休前死亡的。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在退休前死亡后,其缴纳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和资金利息,是可以全部由法定的继承人来继承领取退回部分资金,医疗保险个人社保卡里的资金可以继续使用,但不能取现。此外,还可以办理丧葬费、精神抚慰金手续的办理。

三、缴社保时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社保的办理和缴纳,涉及到缴费者的个人权益,也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和社会问题,个人在办理社保缴纳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参保年龄要提前。个人办理社保,主要是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年龄最好在40岁之前办理比较好,这样女性可以在55岁按时办理退休,男性可以在60岁按时办理退休。

第二,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做好缴费标准的选择。养老保险有三个缴费档次,最高的为300%,最低的为60%,中间的为100%,缴费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缴费的标准。

第三,不要中途断保。无论是养老保险还是医疗保险,最好选择连续缴纳,不要出现断缴情况,断缴后补缴需要缴纳滞纳金,断保期间不能计算为缴费年限。

第四,非不得已的情况,不要退保。养老保险退保时非常不划算,退保只能退回所缴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

总之,上面系统介绍了社保缴纳的构成比例,对如何才能取出社保里的钱进行了分析,对办理社保时需要注意的四点事项。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社保里的钱是不能随便取出来使用的,每一项保险都有专门的保险用途,中途是不能退保的,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才能退保,但只能退回自缴纳费用的三分之一左右,非常不划算。

10.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突然多了1万

社保卡里有钱的话只有两种情况,但正常情况下都不能取出来用的。

一种是医保账户个人账户的钱,可以用来支付门诊费用或者定点药店购买药品等可以用医保卡支付的东西(真要取现也有办法,但就涉及到虚假交易的问题,不提倡这么做,毕竟是违法的做法);

另一种就是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的钱,正常流程是退休后按计发月数发完,属于每月养老金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社会统筹里发(要取出来也可以,除非是移民或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不能办退休,取也是取个人部份)。

11. 社保卡的养老账户余额是个人交的部分吗

只有自己缴纳的部分进入个人帐户,单位缴纳的部分全部进入统筹基金。你自己缴纳的那部分,如果有以下条件可以从你的个人账户中取出来,但是单位缴纳的那部分不可以:

1、达到退休年龄,未满足缴费15年的条件(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给付);

2、参保人因故死亡(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

3、参保人出国定居(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

4、退休后死亡,个人帐户尚有余额的(个人缴费部分及利息). 单位那部分进入统筹基金,统筹基金用于支付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并不是给国家了,如果统筹基金支付待遇时出现赤字,国家财政给予补助.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