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五险信息

社保基数低好处,社保基数高点好还是低好

2025-01-05 08:57:59

1. 社保基数高点好还是低好

以四川为例,2021年社保缴纳基数,是用2020年社会平均工资为74520元,月平均工资6210元。即按社平工资作为缴费基础,最低不低于缴费基础60%,最高不能高于300%,企业职工缴费基数8000元,视作为月缴费基数,只比缴费基础略高一点,相比社会月平均工资6210元约为1.28倍。

2. 社保的基数高好还是低好

社保缴费基数是计算社保缴费和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按照规定,参加社保的职工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也就越高。

但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群体,还设定了缴费基数的最高标准和最低标准。

也就是说,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最低标准的,以最低标准作为缴费基数;高于最高标准的,以最高标准作为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在最低和最高标准之间的,则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

那如题,社保最低档基数越涨越高,工资一点也不涨,是好是坏呢?

一、社保缴费基数会影响实发的到手工资

1、假设你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社保基数的最低标准,那么就按照最低标准进行缴纳。

社保最低档基数越涨越高,则代表着你每个月缴纳的社保费用会增加,如果你工资不涨的话,那到手工资也就减少了。

2、假设你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是高于社保基数的最高标准,那么就按照最高标准进行缴纳。

社保最低档基数越涨越高,同样地,最高标准也会越涨越高,你每个月缴纳的社保费用会增加,到手工资也会减少。

3、假设你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是在最低和最高标准之间,那么就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工资不涨,代表你的社保缴纳费用不变,也就不会有影响。

二、社保缴费基数会影响基本保障待遇

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是我们生活的最基本保障,

除了影响到当下实发的到手工资收入,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待遇。

1、对于养老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的高低直接与缴费基数有关。此外,缴费基数越高,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存就越多,最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2、对于医疗保险待遇,如果缴费基数越高,划入医保个人账户的金额就越多,需要个人负担医疗费用时,可用的资金也就越多。

3、对于工伤保险待遇,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伤职工的伤残补助待遇。

4、对于失业保险待遇,失业保险金标准与个人缴费基数挂钩,按照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确定失业保险金领取标准。

5、对于生育保险待遇,社保缴费基数的高低主要体现在生育津贴的领取。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生育津贴也越高。

三、2019年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今年社保缴费政策有较大变化,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不再依据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改为以

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核定缴费基数上下限,使缴费基数降低。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本省平均工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费基数。

也就是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计算口径发生了变化。

这个调整幅度大吗?

以北京为例:

2017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为101599元(京人社规发〔2018〕115号);

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这里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准)为145766元(北京市统计局最新公布);

2018年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94258元(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最新发布)。相对于2017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低了7.22%,相对于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低了35.33%。

可以看到,使用新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核定标准,社保基数有可能下降,且下降幅度不小。

你的社保将如何变化?

社保缴费基数降低,意味着职工的社保缴费金额和企业的社保成本会有变化。

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减低社保缴费负担,降低单位缴费比例,双管齐下,每年可以节省不少用人成本。

对于个人来说,尤其是对于低收入者来说,由于他们按照下限缴费,下限调低,他们的缴费也会变少,到手收入将会增加。

举个例子:

某地区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000元,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000元。

假设该地区某单位职工2018年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按照缴费基数下限缴纳社保,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

那么,计算口径调整后,

单位缴费负担减轻(6000-5000)*60%*20%=120元

职工缴费负担减轻(6000-5000)*60%*8%=48元

综上,缴纳社保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对我们生活的一个基本保障,社保基数越涨越高,也并非绝对是坏事。而且目前国家也在对社保进行调整,让我们的负担减轻。

3. 社保基数高点好还是低好一点

问题是: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越好吗?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工作者,十分高兴为你解答相关问题。

答案是:

当然!

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养老保险缴费额度自然就要高,养老金当然就会高。

但是,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机关事业单位是固定的;只有企业单位、自由职业者缴费基数是浮动的,可以自己选择缴费基数高低来缴费。

一、养老金

职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规定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从社会保险机构领取养老金。

养老金的高低,主要决定因素为当地社平工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缴费额度等。

当地的社平工资,是个人决定不了的因素。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计发养老金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

而视同缴费年限在计发养老金时,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一样起作用。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工龄对计发养老金也是起很大作用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实际上增多可以增加养老金的缴费年限。

二、养老金计发

养老金计发的原则,多缴费、长缴费、多得养老金;少缴费、短缴费、少得养老金。

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高低,依据当地社平工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额的多少,按照固定公式规定比例计发的。

也就是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视同缴费年限(工龄)越长;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高,养老保险缴费额度越高,养老金自然就高。

反之,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短、视同缴费年限(工龄)越短,或者木有视同缴费年限(工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越低,养老保险缴费额度越低,养老金自然低。

三、为你提供养老金计发计算公式,就可以理解了。

从上表养老金计发公式可以看出,决定养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缴费额度。

视同缴费年限,既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前的工龄,在养老金计发时,同实际缴费年限同样起作用。

祝老有所养,安渡晚年!

仅供参考。

4. 社保基数高和低选择哪一种好

1、一般来说,公司给员工办理社保第一次就是以职工的月工资。以后,就以职工上年收入平均工资来作为社保基数,工资只是收入的一部分,具体你应该确定一下你的实际收入情况。2、社保基数高对于企业与个人来说都需要多缴纳,当然到时享受的保险金额也越高。企业缴纳社保的比例远远高于你个人承担的比例,如果你通过计算确定你的收入比社保基数低,你可以权衡利弊后建议公司调整社保基数 。

5. 社保基数低和基数高的差别待遇

区别不是很大

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6. 社保基数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能决定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待遇水平高低的缴费工资就叫社保基数。

社保基金是社会保险缴费标准的简称,也叫缴费基数。

2014年以后,所有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全部执行统一的生活保险制度。

缴费基数的高低预示着社保待遇的高低,它们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教师的社保基数即缴费基数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龄工资和绩效工资以及国家规范之后的津补贴。也就是教师个人的应发工资或者是总工资。

教师的社保项目有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大病救助保险,共计是“六险二金”。

个人缴费比例占总工资的27.47%,国家给予补贴的部分占社保基数的38.94%。也就是讲,个人缴纳27.47元/月,单位就会给予38.94元/月的补贴。那么,个人的社保基数越高,单位给予的补贴也就会很高很高。

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的养老金等待遇非常好,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社保基数。下面是我2017年~2018年度的社保基数:

再看看2018年~2019年的缴费基数即社保基数:

从上面两个图中可以看出社保基数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变化。是不是很大呢?

这就是社保基数。怎样才能提高社保待遇?你明白了吗?

结语:社保基数的决定性作用真的是很大呀!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