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养老 | 医疗 | 生育 | 失业 | 工伤 | 公积金转移 | 劳动保障 | 五险信息 | 五险一金 | 公积金
当前位置:主页五险常识生育

上海社保网上如何查工龄,上海市工龄如何查询

2025-01-22 14:17:36

1. 上海市工龄如何查询

可以查询4年前的社保

暂时以上海来说可以查询2011年至今的缴费记录

具体操作指南如下:

第一步:登录“上海人社”APP。

第二步:点击左上角社会保险界面,并下拉至最下方,选择“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查询”。

第三步:进入界面后,可查询92年底前连续工龄,上年末个人账户储存总额,截止当前缴费总月数等信息,如点击缴费明细下面的查看按钮,则可查询缴费单位等缴费情况。

2. 上海社保工龄在线查询

上海视同缴费年限是指九二年以前的工龄。因为上海市是从九三年开始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以前个人都未缴过费,但是都为国家作了贡献,必须把在国有企业和大集体企业的工作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但必须是连续工龄,中间断掉,重新开始,十六岁前是童工。不作工龄。以上几奌都要在档案中可查的。才有效。

3. 上海人社怎么查工龄

可以查询哦 通过“上海人社”APP可以查询2011年至今已记载的每个月的缴费记录。查询方法如下:

01下载安装“上海人社”

02点击首页左上角圆形图标注册/登录人社账号。

03点击首页“CA”证书管理,申领CA证书。如果已经申领过,就不需要重复申领啦。

04点击首页“业务经办”,输入CA证书密码登录。

05选择“社会保险”-“城保缴费查询”-“养老保险缴费情况查询。”

这样就能查到从2011年起至查询时系统已记载的缴费情况啦。

4. 上海职工工龄查询

有的

92年以前工龄是认定:一、92年前工龄社保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的规定,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前,职工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二、视同缴费年限可以与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三、底前国有企业和县属集体企业的固定职工在实行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都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四、机关事业单位正式职工调入企业后,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原有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五、复员退伍军人、城镇下乡知识青年被招为合同制工人,且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军龄及下乡期间按国家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可视同缴费年限。

5. 上海社保工龄怎么查询

上海人社可以查社保缴费月份.

—具体查询操作方法如下:

1.登陆上海人社A P P-(找到最下面菜单中第三个)社保-点击城保个人缴费.

2.城保个人缴费页面里显示您的个人自然信息.如:姓名 身份证号 连续工龄等.其中

累计缴费(截至2020年12月)

累计月数 ***

累计月数后面显示的自然数字+您今年缴纳的月数=社保缴费月份.

6. 上海查工龄怎么查询

不转档案不影响工龄的计算。缴纳综合险的(现在也不叫综合险了,就是社保,三险)年限,同样计算如累计缴纳社保年限的(俗称工龄)

7. 上海连续工龄怎么查

1993年上海市才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在此之前的国家承认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方式就需要利用到92年底前连续工龄:上海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应该是92年以前的连续工龄+92年以后缴纳的社保年限或者是92年以后连续缴费满15年的即可享受社保养老。具体的请咨询社保中心。

8. 工龄 查询

目前,没有专门的网站可以查询工龄,想确定自己工龄(累计工龄)长短,可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来确定,具体有以下3种:

① 档案记载:员工可找自己的档案保管部门查询。档案一般存放在就业管理中心、人才市场,或是有自管档案权限的单位,个人是可以复印档案内的工作经历。

② 单位缴纳社保费记录:可上当地人社局官网或到社保中心打印参保缴费情况证明。但如果单位没有按规定缴纳社保的,则需提供劳动仲裁、劳动监察,或是人民法院出具的双方有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书来证明。

9. 上海工龄怎么查询

视同工龄去申请认定的流程为:首先准备好相关资料,其次,在有档案管理的市属、区属单位,由单位向保险所在区人社局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最后,市审核机构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并在审核期限内予以回复。视同工龄年限,是指经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认定的,在实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之前,国家按政策规定认可的连续参加工作的年限,以及可以被认定为视同工龄的其他情形。

10. 上海 工龄

首先养老金计算方式是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自治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所以42工龄信息不全没法正确计算多少养老金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文章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更正,本站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公积金知识网 Copyright 2011-2025